说起二人转,大多数人会想到赵本山。尽管他是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以表演小品而走红的,但“笑星”骨子里流淌的却是二人转的血。说起二人转,很多人也会想到吉林。如今吉林省的二人转俨然成为文化产业,剧团多,演员多,演出多。
但如果听专家解读二人转,他们会
告诉你一个相对陌生的地名——黑山,也会告诉你鲜为人知却饶有兴趣的二人转史话。 272年前发祥于辽西黑山 在文化部公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01项保护名录中,东北二人转的排位序号为第262号,申报地区为辽宁省黑山县、铁岭市,黑龙江省海伦市,吉林省吉林市。
关于东北二人转的起源,民间有不同传说:有说是王母娘娘蟠桃会留下的,有说是周庄王留下的,还有说是明代李梦雄兄妹传下来的……大多数专家承认,迄今史料上最早的二人转记载,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而它的发祥地就在辽宁省黑山县。这一结论,在国家集成志书《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戏曲志》中都有明确阐述。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二人转研究学者韩文华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早期的二人转艺术,其实就是一种乞食文化,是“要饭花子”们的说唱舞蹈,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从天时说,清代顺治皇帝在北京登基之后,盛京(现沈阳)成了陪都,连接关内外的辽西走廊人流物流络绎不绝,许多逃荒灾民向地广人稀的关外大规模迁移;从地利看,当时辽西重要的镇守官衙如宁远(现兴城市)、广宁(现北镇县)、新民等,都对乞丐驱赶甚严,而黑山虽地处辽西走廊咽喉,却是“三不管”之地。而且黑山有东北最大的马市,大车店难以计数。旧时艺人常说:“投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住店。”在大车店卖艺的众人,把当地秧歌和外地莲花落子、梆子、影调、十不闲等民间艺术不断杂交融合、推陈出新,产生了早期的二人转;从人和讲,现在已知最早的二人转艺人王纶生(艺名老叉婆),就是锦州镇远堡(现黑山县)人。据1918年编撰的《锦县志略名伶》记载:王纶生(1723―1776年),名蹇,一名笑尘。生时家衰,3岁丧父,12岁时流浪到锦州,被艺名叫“孙大娘”的卖艺男人收为义子,教其琵琶、三弦、笛子、竹板、太平鼓、花棍和蹦蹦唱词等。1734年(清雍正12年),王纶生父子扮成男女,在锦州城内天后宫戏台、东关老爷庙土台子等处演出。人们把这种演出形式叫做“双玩艺儿”,这就是世上对二人转最早的称谓。这一段历史,清乾隆朝代锦州知府张景苍曾在《万靖垂边记》里也有过记载。
到了清光绪年间,黑山县的二人转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比较出名的如“庞奉班”“葛升班”等多达20多个,知名艺人有近百人,演遍了东北,二人转技艺也传遍了各地。著名二人转研究专家王兆一说:“从二人转活动的情况来看,辽北、吉林、黑龙江一带的唱手有不少是黑山县人,或者是和黑山县艺人有一定的师承关系。吉林省著名的老艺人李青山(艺名金镶玉)的师父张相臣(艺名大玻璃棒子)就是黑山人。”“从二人转的剧目和音乐唱腔来看,黑山县流传过的剧本、腔调、说口和一些传说,对吉黑两省都有着很重大的影响。”
“乞食文化”扎根民间富有魅力
二人转早期作为一种“乞食文化”,是衣衫褴褛的乞丐们打着竹板的说唱艺术,它永远脱不尽社会底层“穷欢乐”的基调。韩文华介绍说,二人转早期曲目来源于清代的小唱本。从在黑山已发现的《摔镜架》《红月娥做梦》等清代唱本来看,可以说与现在艺人演唱的主要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二人转曲目有近300个,既有《猪八戒背媳妇》和《小住家》一类的喜剧闹剧唱段,也有《冯奎卖妻》一类的悲剧喜唱段子。
二人转形成之初,主要是二人一副架,又说又唱又扭的表演形式。二人均为男性。一人扮女妆,称为上妆或旦角,因为头上包一块青布或勒一条青带子,因此又称为包头的;另一人扮男妆,称为下妆,因为通常是丑扮丑唱,因此又称为扮丑的。二人转的艺班分为两种:一种叫“高粱红”,是指秋收之后农闲时出去演唱挣钱的临时班子;一种叫“四季青”,是指那种以二人转演唱为谋生职业的专业班子。二人转艺人的流浪路线,总的轨迹是从南到北,由西至东。所谓“农闲时走粮道,农忙时走钱道”,就是说农闲季节主要是在农村演出,从辽西的黑山、锦州,辽南的营口、海城一带走向辽北的开原、昌图,又到吉林的梨树、榆树,最后到黑龙江的绥化、双城等地,走的都是粮食主产区。而农忙季节则到城镇、矿区等地演出,赶场红白喜事,给人家唱“子孙窑”(唱堂会)挣几个赏钱。
韩文华指出,二人转艺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旧社会为达官贵人所瞧不起,所以他们的“艺名”也比京、评、越、粤各剧的名伶取得粗俗与平民化。像黑山县历代著名二人转艺人中,清代道光年间的赵富,艺名“赵破裤子”;清末的王宝珍,艺名“王四猴儿”;以丑角名震一时的庞奉,艺名“庞傻子”;擅长刻画人物性格的丑角郭春发,艺名“瞎苞米”。此外还有李万才(艺名“大线黄瓜”);葛升(艺名“蛤蜊皮子”)等等。
与京剧、评剧等剧种内部“门派林立,风格各异”的特点相似,二人转在历史上也曾经形成“南浪、北唱、西板头、东耍棒”四个流派。据专家解释,所谓南浪,是说辽南营口市一带的二人转,受大秧歌的影响较大,讲究舞得欢,扭得美;所谓北唱,是说黑龙江北大荒一带的二人转,受当地民歌影响,以唱为主,唱腔委婉动听;所谓西板头,是说辽西黑山一带的二人转,艺人手持大板或手玉子,见景生情,现编现演,嘴皮子利索,节奏力度鲜明;所谓东耍棒,是吉林市一带的二人转,艺人常舞彩棒,吸收了武打成分。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融洽,形成了如今的二人转。
著名二人转研究学者王兆一、王肯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当年的二人转“演出场地是扬着雪花的场院,冷风飕飕的庙台,肮脏的粪堆,挤挤擦擦的马棚和伙房。”“这样的演出不图报酬,只为给穷苦的日子添上些许快乐——自娱,也娱人。”
二人转眼下呈现的是“中兴”还是“颓势”?
新中国成立后,黑山县成立了东北第一家二人转专业剧团。1997年,辽宁省文化厅命名黑山县为辽宁的二人转基地县。在2000年以前,黑山县地方戏剧团每年的二人转演出场次在300场以上,但如今,县剧团演出已完全停止,精心培育的二人转业余创作队伍(原有12人)也土崩瓦解。虽然一些领导口头上还说重视,但据说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县政府有关部门竟然不愿在申报文本上加盖政府公章,担心县级财政拿不出资金来保护这一传统文化。
前不久,记者在黑山县看了一场二人转,有两三百个座位的剧场里只有50多人,票价是5元。据组织演出的个体老板讲,因为县里建这个剧场的工程款长期拖欠,有关部门同意他无偿使用这个剧场搞演出。“但演一场的成本得六七百元,雇演员、雇服务员、还有水电费等,哪儿不用钱?”个体老板抱怨说,“演一场就得净赔三四百元。”
记者采访了二人转女演员、黑山县文化馆原副馆长李秀媛(艺名筱月霞)。年过古稀的李秀媛退休后坚持办二人转培训班,目前已培养出500多名小学员。但记者看到,老人家的培训班场地就设在民房之中,办学条件相当简陋。令老艺人担心的是,功利主义已开始渗透进学员的头脑中。有许多学员只学会了几个小帽,会耍几下手绢,就出去混饭吃了,根本不想在艺术上有多高造诣。谈起1953年自己表演二人转的火爆劲儿,李秀媛唏嘘不已,那时节,往往是这个村演出还没结束,下一个村已赶着马车来接人了,村里杀猪宰羊,宛如迎接贵宾。
二人转研究者、黑山县文化旅游管理中心副主任韩文华承认,二人转在其发祥地已是今非昔比,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令人高兴的是,在长春、吉林、沈阳等中心城市,二人转近几年“火”起来了。过去是到农村演,给农民看,现在是在城市演,给社会各界人士看,但这是否意味着二人转的中兴,恐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为有迹象表明,沈阳的二人转演出市场的人气已不如一二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