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系列之江湖篇---剃头匠
戴财主家孩子操办满月酒那天,不仅戏班子着实攥了一把,剃头匠也大有斩获。二愣子私下合计了半晌,觉得剃头匠只消几句过年似的喜嗑儿,说得戴财主眉开眼笑,东家就毫不吝惜地给了大把赏钱,着实觉得不公眼热。和大桥说了。大桥在即兴的说口里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了出来,口吻中就有不服气的意思。剃头匠咋能比咱们挣得的赏钱多,那是算啥本事呢。 千金白,四两唱。有了另一层意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那天戏班子和剃头匠一路走到背静的山路,在一片杨树林子旁遇到了麻烦。
剃头匠方圆百里手艺出名,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文武行当样样精通。剃头匠讨生活一条扁担走天下。剃头挑子一头是红漆长方凳,凳腿间夹置三个抽屉。最上一个是放钱的匣子,钱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塞进去的。第二,三个抽屉分别放置推子、剪子、刀子、胡刷、刀档子、木梳子、皂荚、毛巾、布单之类的工具。另一头是个长圆笼,里面放小火炉,上面放置一个大沿黄铜盆,水总保持热度。下边三条腿,其中一条腿向上延伸成旗杆,杆上挂钢刀布和手巾。
剃头匠手里有一钳形钢片和铁棍组成的唤头,剃头匠敲唤头发出的“嚓———嚓———”声来招揽生意,不像其他买卖靠用嘴吆喝。唤头嚓嚓响走街串巷揽生意。财主老来得子,孩子满月的时候剃胎毛。孩子肉嫩,又动来动去,极不便用刀;更因是喜事,剃头匠要敲竹杠。一边剃一边唱:“金刀先剃状元头,剃后头发青油油;二刀再剃卧蚕眉……”唱得主人眉开眼笑,乖乖地把赏钱掏了出来。剃头匠知道这是赚钱的好机会,虽然拿了喜封子,剃完头后仍找理由说:这把刀子剃了贵人头,下次再为平常人剃头就不快了,要给两张刀价的喜钱。财主讨了这个吉利,兴奋中又给些喜钱。
戏班子和剃头匠搭伴儿而行奔家转,一路说说笑笑也是悠闲,剃头匠得了赏钱高兴得忘记了鸣唤头。走到那片杨树林子的时候,有一个黑塔似的的汉子站在了路当中。咋不敲唤头了?汉子问。剃头匠狡辩,俺有三不鸣的行规呢,过庙不鸣,免惊鬼神;过桥不鸣,免惊龙王;过剃头棚不鸣,免惊同行生意。汉子笑了,道,你还真有一副好眼力,俺既不是鬼神又不是龙王,俺名字叫郝六,刚从小莫乐山放单,特意练练胆子,俺也是专门给人剃头的呢。郝六说罢抄出一柄三尺长砍刀。道,但是俺剔不了自己个儿的头,麻烦师傅行个方便。
剃头匠放下剃头挑子,展开板凳操起剃头刀。唐三章们不敢动一旁候着。半袋烟的工夫郝六头上纤发皆无。剃头匠施展按摩技艺把个郝六调弄得舒舒服服。半晌,郝六睁开眼,问,完了?剃头匠道,得了。郝六撩起寒光闪烁的砍刀,问,钱呢?剃头匠问,啥钱?财主给的赏钱,俺听大桥唱戏时说的,大桥你再说一遍。大桥道,俺是说着取乐呢。汉子仰起头,抬起胳膊,挥起砍刀。这时剃头匠慢条斯理收拾罢挑子,道,别动。言罢,手臂在孩儿胳膊粗的杨树前一挥,剃头刀在阳光下眨了一下眼睛。
郝六哈哈笑了,道,你那刀片杨木杆子都砍不断呢。
剃头匠走到那棵杨树面前,轻轻哈了一口气,刚才纹丝不动的小胳膊粗的杨木杆子,忽然断为两截,刃口白森森的整整齐齐。剃头匠指着汉子举起的右臂,慢悠悠道,那条胳膊不要动啊。汉子满脸惊恐真格就不动了。
剃头匠磨蹭着挑起担子,带着唐三章们继续走,远远的还看见郝六举着胳膊。大桥道,了不起。
剃头匠道,俺学的是世间的顶上功夫,比你的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