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300年历史的一个地方戏种,二人转已经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活跃于城里的大小演艺舞台,受到各个层次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二人转为什么不但没有萎缩和消亡,反而却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日前,由吉林师范大学主办、省二人转协会协办的中国第一届当代二人转学术研讨会在我省召开,来自北京和东北三省的20余位二人转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学者从二人转的起源、发展流变、审美价值、艺术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细致剖析。 东北三省的一张名片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代表既有毕生致力于二人转研究、开二人转学术研究之先河的80多岁老专家,也有观点犀利深刻的文化学者,同时还有资深的剧团团长以及对二人转情有独钟的年轻学者、高校研究生等,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二人转给予了关注和分析。
与会代表认为,二人转是东北文化的瑰宝,是一朵盛开不败的艺术之花,已成为东北三省的一张名片,很多到东北来的外地人都想看一场二人转。作为一种“土掉渣儿”的地方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受到人们的欢迎,说明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这很有价值和意义。来自辽宁大学本山二人转艺术学院的马丽教授认为:“这是二人转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对于二人转红火的原因,著名二人转专家王兆一认为,二人转是一种独特、独立的艺术形式,它特有的“喜剧”精神和“吐纳”特质是它保持生命力,赢得现代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所谓“吐纳”,既二人转能够吸纳民歌、流行元素以及多种艺术形式,而这正符合了当下社会多元文化融合的发展趋势。著名编剧何庆魁则认为,二人转的红火缘于“讨好”的艺术,二人转的表演带有强烈“取悦”观众的倾向,而这与它最初是民间艺人赖以生存的一种手段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有专家提出,二人转蕴含独特而深厚的东北地域文化,这也是它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众说纷纭“二人转”
对于二人转目前的红火,专家们也给予了冷静客观的分析。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二人转”究竟有多少成分是真正意义上的二人转呢?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认为,现在市场上的二人转表演大都属“炫技”型,即炫耀说唱扮舞绝中的某一方面技巧,这对观众来讲只是一种感官的刺激,而不能从情感和思想深处引起观众共鸣,它的文化和文学含量很少。也有专家指出,现在市场上的二人转更多是一种商业娱乐表演,跟传统的二人转已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既没有传统的段子,不唱正戏,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是借助于二人转的某些曲调、手绢等元素,同时提升和强化了二人转“说口”的消遣和娱乐功能而已。还有人认为,民间二人转是一种经营谋利的形式,有强烈的利益驱动,而演员也是靠它吃饭,回归了最初“谋生手段”。
但也有专家指出,市场上的民间二人转还是传承了一种“二人转精神”,它是二人转的一种特殊发展形式。而从它的火爆中,专业团体应该积极吸收些有益的经验,如改变多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下的表演方式和工作态度,不但要在表演中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同时还要有民间二人转演员敬业勤奋的态度,还要发挥二人转“丑角艺术”的本质特性,突出其喜剧精神。
对于二人转的脏口、粉词和低俗问题,专家们认为,二人转植根于东北文化的土壤之中,一方面吸收了民间文化的营养,保持着不竭的活力,表现为一种土野的审美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它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低俗特点。但俗不等于丑,俗应该有个底线,“俗”的舞台表现更需要智慧。真正的二人转是要在俗和“丑”中表现美和真,从审美意义上来讲,应该是俗中有雅,“丑”中有美。而那些令人作呕的丑陋和低俗的内容则应该是完全根除的。
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对于二人转这一特殊现象,专家们认为它已超出艺术范畴,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对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产生了一定影响。如赵本山的小品就被认为是传承了二人转精神的一种艺术变体,由此而传播开来的一些流行语、审美习惯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专家们提出,现在手机上的有些短信,语言上也带有明显的“二人转小品风格”。原省民间艺术团团长、著名二人转作曲家金世贵介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新货郎》、《我的家在东北》等流行歌曲以及现在颇为有名的“二手玫瑰”乐队的演唱风格中,都含有鲜明的二人转音乐旋律。这说明二人转在与时代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也使它的艺术精华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东北师范大学的王洪箫教授和吉林师范学院的杨朴教授等也都从后现代主义以及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层面对二人转给予了解释,认为其存在消解形式、反常规、戏仿等特点,符合了目前中国社会大众文化盛行初期的一种发展特点,二人转是一种底层民间文化的代表,它富有生命激情与力量,代表了自由的充满活力的文化力量。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对于二人转的学术研究应继承传统精华,并汲取学术前沿的美学理论,以对其做更深入的研究,促进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