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荷叶”的产生和一个垮台戏班有关系;郭沫若的童年回忆再现沙湾地区早些时候的善书(又称圣谕)表演现场;过去唱清音的艺人必须做两份生意……在曲艺研究专家叶占祥低沉的嗓音中,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老成都曲艺故事浮出了水面……昨日下午3点,在成都故事大厅,“ 非物·成都”
故事会专场第二场准时开讲。与第一场的民间绝活热闹登场不同的是,第二场主要是讲述这些热闹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吸引了所有听众的注意,叶占祥的讲述让人一会哈哈大笑,一会又忍不住心酸落泪,唏嘘感叹不已……
故事A
打荷叶怎么来的?
在四川曲艺众多的曲种中,四川荷叶无论是唱或是打,都与川剧一样。例如它的主要唱腔曲牌[红衲袄][江头桂][香罗带]等,无论从曲牌名还是唱腔,都直接来源于川剧高腔。而它的“打”——用一支竹签敲击半扇苏铰,则完全是作了适当简化的川剧锣鼓牌子的点子。
关于四川荷叶的产生,其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大约是在清代中叶,有一个川戏班子由于经营不佳而垮台了,班主逃之夭夭,成员们气愤不过,就把戏班给砸了,把服装道具也分了。
这个戏班的“打鼓匠”(司鼓),人很斯文。班子上闹翻了天,他还一无所知。后来,有人跑去告诉他说:“你还不赶紧去看一下,东西都分光罗1这时,他才慢吞吞地踱到戏园里去,转了一圈,值钱的东西一件也没有了。只捡到一副檀板、半扇苏铰。为了生活,这位“打鼓匠”流浪于城镇码头、茶房酒肆,用一根竹筷敲击苏铰,以檀板击拍配合,敲打出川剧的各种锣鼓点子,一人清唱川剧,借以谋生。
由于使用的半扇苏铰上坠着一根长长的红绸,状如荷塘里的荷叶,后来人们便把这种一个人自打自唱川剧的演唱形式叫做“打荷叶”“唱荷叶”或者“荷叶说书”等。
故事B
郭沫若回忆“善书”
幼年时的郭沫若最初接受文学的熏陶,一是来自他的母亲,再一个便是老成都曲艺——“善书”(又称圣谕)。对此,郭老曾在《我的童年》中大段回忆:“我们乡下(指沙湾)每每有讲《圣谕》的先生来讲些忠孝节义的善书,这些善书大抵都是我们民间的传说,叙述的体裁是由说白和唱口合成,很像弹词……”
其演出方式是“在街口由三张方桌品字形搭成一座高台,台上点着香烛,供着一道‘圣谕’的牌位。在下边的右手一张桌上放着靠椅,如果是两人合演的时候,便左右各放一张。”
“先生到了宣讲的时候,向着‘圣谕’牌磕四个响头……说法是照本宣科,十分单纯的。凡是唱口的地方总要拖长声音唱,特别是悲伤的时候要带着哭声。有的加入些金钟和鱼筒(鼓)、简板之类,以助腔调。”
“这种很单纯的说书,在乡下是很受人们喜欢的一种娱乐。他们立在圣谕台前要听两三个钟头。讲得好的可以把人的眼泪都讲出来。”
故事C
宋朝出现“三句半”
“三句半”通俗诙谐、风趣幽默,人人都爱看,不过近几年却很少见到。其实“三句半”一般为4人表演,徒手或每人操一种打击乐器以营造气氛。说唱时一人一句,第一、二、三句为五言,也有七言的,第四句为二言或三言,称为半句。它使人发笑之处就在于这个半句之中。
“三句半”在宋代即出现了,当时称为“十七字诗”,后人又称为“吊足诗”。宋人洪迈的《夷坚志》卷十八“张山人诗”条载:“张山人,自山东入京师,以十七字作诗,著名于元佑、绍圣间(1086—1098年),至今人能道之。其词多颖脱,含铠讽,所至皆畏其口,争以酒食钱帛遣之。”
可惜张山人及宋人的十七字诗没有流传下来,它是什么样式,我们今天已无从得知了。不过,明人郎璜《七修类稿》卷四十九记载这样一件事:明正德年间,徽郡地方大旱,太守求神祈雨,有人便写了一首十七字诗嘲讽此事:“太守出祷雨,万民皆欢悦。昨夜推窗看,见月。”意思是说太守平时不修水利,遇天旱却去求神拜佛,结果求出一轮大月亮——“见月”。这讽刺的确是火辣辣的。
故事D
以前成都书场多
对于书场这个“书”字,这是跟曲艺节目大多出自古典小说,如《三国》《水浒》《西厢记》等有关。而所谓有出处,就是有书可证。老成都人把演出曲艺的场所,像茶馆、茶社、茶园、茶楼地方叫做书场,这是贴切的。
在清代末年,成都只有扬琴和评书等少数曲种才能在茶馆内进行卖艺活动。其他曲种进入茶馆卖艺时,则是进入民国以后的事了。
民国后,成都曲艺艺人的卖艺活动受到了当局的严格限制。1936年3月,“成都清音公会”成立,常务理事、四川清音琴师罗跃光去向当局提出了“艺员生活窘迫,俯恳垂怜准予开放营业”的呈请。然而,当局的批复是:曲艺艺人们只能在成都市区内20多处僻静街道的茶社中从事卖艺活动。
它们是东城根街的“锦春”茶楼,春熙路北段的“新世界”茶厅,东糠市街的“街品仙”茶社,陕西街的“吟香”茶楼……
1949年,成都的曲艺书场共计24处,分布在7个分局的管辖范围内,包括东大街的“留芳”书场,演唱四川竹琴为主;湖广馆街的“聚圣”书场,以音乐演奏、滑稽表演、川剧清唱为主;长胜街的“集贤”书场,以演唱四川清音、四川竹琴为主;东大街的“正义”书场,以演唱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口技、双簧;交通路的“交通”书场,以演唱四川竹琴、四川相书、四川扬琴为主。
1950年1月,成都曲艺艺人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新蓉”书场,在春熙路的“三益公”茶社和总府街“濯江”茶社演唱。
1951年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成都市实验书场,地址在下西顺城街人民商场内,不久划归东城区,1952年改为成都市第二实验书常同年,又成立成都市第一实验书常1955年改为成都市曲艺书场,地址在总府街18号。1957年时,又进一步对成都曲艺书场进行了完善,确定了成都的曲艺书场总计有142处,曲艺演员总计500余人,其中大型书场8座。
故事E
清音艺人的两份生意
清音演唱川剧中的故事,且有近50余出曲目。为什么四川清音的曲目中,有如此多的曲目是根据川剧剧情、剧词移植或改写的呢?这就要从四川清音艺人的“两份生意”说起。所谓“两份生意”,专指四川清音艺人唱清音和川剧清唱。
早年间,不少四川清音艺人在流动卖艺时,都要做“两份生意”。因为,有的地方川剧清唱比四川清音还受欢迎,所以,四川清音艺人大多能唱川剧。他们以清唱川剧中的胡琴戏为主,此技又被称作“唱胡琴”。在清人的野史笔记中还有关于“有唱胡琴者来卖曲”的记叙。
不过在20世纪30年代初,四川清音曾被当局认为是“淫秽词调”,而一度被禁。因此,清唱川剧是四川清音艺人的又一谋生手段。
其实四川清音所唱川剧故事,大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川剧剧目。试想一个四川清音艺人过府穿州,“跑滩”挣口饭吃,往来于茶馆酒肆之中,不唱人们都熟悉的《斩黄袍》《杀奢》《描容起程》《梅龙镇》《白蛇传》等曲目,能行吗?这样,川剧与四川清音就在艺人们所做的“两份生意”中,互相贯通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