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本山放出《老北市场》5月开机的消息后,4月16日,沈阳剧作家黄伟英被沈阳话剧团送到山里秘密创作《北市场》。至此,沈话与本山争拍《北市场》开始公开化。 题材撞车,谁先谁后
赵本山透露拍摄《老北市场》,是在2006年3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称,电视剧《老北市场》将在沈阳影视基地建好之后开拍,故事发生的年代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被问及本人是否出演主角时,本山说:“我当然是主演了,演一个二三十年代的小混混。”他称小人物正好反映大事件。“《老北市场》通过小人物反映生活,我的强项是演现代农村戏,这次要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搞好了会拍100或200集。”
记者从沈阳话剧团负责人处获悉,早在8年前,沈话就有涉足《北市场》的想法。那是在市文化局剧目创作会议上,沈话提出要排话剧《北市场》,当时创作任务落在专业编剧黄伟英身上。2003年,沈话筹建影棚之时,也将拍摄电视剧《北市场》列入重点项目,在上报的各种材料中,均提到了电视连续剧《北市场》的拍摄计划,而在最初影棚的设计方案中也更多地考虑了“北市场元素”。沈话负责人告诉记者:“沈阳的两大创作资源,一个是北市场,一个是清宫戏。当时,都在我们的考虑之内。”
同题写作谁答高分
本山显然很重视《老北市场》的拍摄,特别邀请北京知名编剧郑万隆亲自操刀。郑万隆此次受邀编写《老北市场》,查阅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本山也提供了详尽的资料供其参考。据悉,目前剧本的分集大纲已经完成,剧本正在编写中。
此次,沈阳话剧团对《北市场》的剧本创作也做了大的投入。在剧团经济并不十分景气的前提下,特别在棋盘山一家宾馆包了房间,供编剧黄伟英潜心创作,给黄编剧下达的任务是“在五一前拿出剧本大纲”。
一个是京城名编剧,一个是沈阳名编剧,两人同题作文谁能答高分呢?从表面上看,郑编剧名气与经验都高于黄编剧,但问题是,郑编剧能在《老北市场》投入多大精力?连郑万隆自己也说“《老北市场》的本子是几个人分头弄,我只是参与创作人之一,最后确定什么样的形式还得赵本山定,现在有些内容必须保密。”而沈话对黄编剧充满信心,黄伟英是老沈阳人,对北市场有深切感受,再有,8年前就进入创作状态,一直潜心研究这个题材,这期间,黄伟英以老北市场为背景,创作了反映北市场老戏班艺人生活、情感、追求的评剧《雪花飘飘》,还有展示了“上个世纪20年代初老北市场风土人情和普通百姓生存状态”的风情剧《贾六在北市场》。“十年磨剑,一朝出手”,黄伟英似乎没有理由不笑到最后。
两剧相争,相伤还是共荣
老北市场曾是沈阳的标志性景观,因此出现争拍“北市场”的现象不足为奇。但沈话与本山争拍“北市场”,引起一些圈内人的担心。有人说,凭本山的实力和影响力,打垮沈话不费吹灰之力。但更多人认为,争拍是件好事,完全可以各不相扰。因为“北市场”属于公共的创作资源,两剧相争可以共谋繁荣。
记者了解到,两家拍摄“北市场”都拉出大部头的架势。本山版的《老北市场》将故事瞄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刚好是北市场最繁华的时间段,本山将挑梁主演,扮演一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人物;沈话版的《北市场》将打造成系列剧,初步分三部,每部30集,计划拍摄90集,其中《北市场之奉天女人》,会塑造一个生活在北市场底层的女人,沈话方面表示,这个演员肯定会找大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