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凯 赵本山 潘长江期待读者解答 随着“新生态二人转”策划活动的深入,密切关注报道的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崔凯和赵本山、潘长江也不断地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让人吃惊的是,目前,竟然有七大问题把三位二人转专家都难住了,于是,他们通过本报将几大问题公之于众,寻求并期待本报读者的帮助。
◆雅俗,如何把握火候?
日前,当记者在大学生中间展开问卷调查时,95%的大学生对现在二人转中愈演愈烈的“荤段子”表示了不满,大学生们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雅俗共赏的二人转。其实,这也道出了“转”迷的共同心声。两年前,因为气愤二人转的“黄”,赵本山才奋而发出了“绿色二人转”的倡议。但是,起源于农村并“火”于农村田间地头的二人转要“雅”和“绿”到什么程度才能完全被“转”迷接受呢?崔凯说,沈阳的艺术团体曾表演过“雅”二人转,但是“转”迷们都不接受,认为太舞台化,太艺术化,距离百姓的生活太远了。所以,如何把握二人转的俗和雅的度的关系,是颇让人头疼的。
◆创新,如何保持本色?
亲身走进二人转剧场的观众一定会对有些二人转演员的技艺表示惊异,他们吹拉弹唱无所不晓,的确“厉害”。但是,内行的“转”迷会发现,在他们的表演中,杂耍、小品等成分越来越多,二人转的成分却越来越少。对此,崔凯和潘长江都表示很担忧,“二人转需要创新,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也不能丢掉二人转中最本色的艺术呀,否则观众会说那不叫二人转了。”
◆创作,如何反映现实生活?
当100名大学生们回答记者“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二人转”的问题时,有97人写上了“与时俱进”。“我们有些新二人转的创作过于舞台化,观众觉得距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当然就不喜欢了。”崔凯、赵本山、潘长江认为,只有二人转的创作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下足功夫,二人转才能保持鲜活的魅力。
◆演员,如何培养审美情趣?
赵本山、潘长江、高秀敏、黄晓鹃等人都是二人转演员中的高手,但是他们表演二人转都很干净,也同样受欢迎。“他们的表演中为什么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呢?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多年的积累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他们会剔除糟粕。”所以,崔凯和赵本山认为,依靠学校培养二人转演员,最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让演员自觉地约束自己。
◆观众,如何引导?
一位著名的二人转演员曾诉苦道:“其实,在舞台上我也不愿意骂人,说荤段子,让别人打耳光,但是有时我也没有办法,有些观众走进剧场就不怀好意,就想看这些东西……”据了解,该演员所谓的“有些观众”的确存在。“剧场门是开着的,我们不可能不让这些观众进去,但是又不能迎合他们的口味,既然‘堵’不行,就只有‘疏导’了。”潘长江说,其实,该“疏导”的不仅是那些不怀好意的观众,还有一些已经瞧不起甚至有些“敌视”二人转的观众。
◆ “新生态”,如何体现东北文化特色?
崔凯曾说,一种生活造就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又规范着一种生活。从东北的田间、茶肆中走出来的二人转是东北音乐文化的符号(赵本山语),是一种与东北生活紧密相连的文艺形式,那么,“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二人转的资源是否很丰厚,它是怎样表现我们东北文化现象的,它对东北的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否能起到推动作用……”三人异口同声,觉得“新生态二人转”如何表现东北文化现象才是最令人深思的问题。
◆老百姓,想看的到底有多少?
沈阳的和平影剧院和群众剧院、长春的和平大剧院、吉林的林月剧院以前都是电影院,为了发展二人转市场,现在都已经变成了二人转剧场,剧场很大,但是观众却天天爆满,剧场前甚至出现了倒票的“黄牛党”。但是,老百姓对二人转的需求量到底有多大呢?会不会有一天这些二人转剧场又恢复本来的面目,改成电影院呢?
对此七大问题,专家们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看法,有了自己的答案的热心的读者可以拨打“二人转热线024-23187777-8070或发送邮件到:mailto:amuse@nen.com.cn;whboo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