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名:赵本山
   
本山世界 | 本山简介 | 本山动态 | 本山传媒 | 省艺术团 | 艺术学院 | 刘老根大舞台|曲艺库| 本山在线

影音世界 | 网络电视 | 网络电台 | flash短片| flash专辑| flash游戏| 二人转小剧场| 图铃mp3 | 星光大道

互动在线 | 本山社区 | 曲艺社区 | 曲艺博客 | 曲艺宽频 | 网友原创 | 全文数据库 | 幽默笑话 | 留言版
名家在线 | 冯  巩 | 范 伟 | 黄 宏 | 潘 长 江 | 李  静 | 阎学晶佟长江| 张慧中 | 崔 凯 >>
中国曲艺 : 相声 小品 二人转 评书 评话 快板 大鼓 粤曲 评弹 单弦 双簧 清音 皮影 秧歌 好来宝 文场
□  本山在线>>中国曲艺>>姜昆:中国曲艺“行将灭亡”?让曲艺从电视回归剧场?

姜昆:中国曲艺“行将灭亡”?让曲艺从电视回归剧场?


http://www.zbs.cn 2005-7-3  潇湘晨报

  ■曲 艺

  我国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通过“口语说唱”形式来表演的艺术门类。比较常见的有相声、小品、评书、二人转等。根据艺术特点、音乐曲调、语言、起源地点、流行地区等的区别可划分为许多不同曲种,例如扬州评话、山东琴书、河南坠子、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常德丝弦、云南白族的大本曲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存活的曲艺曲种,约有400多个左右。


6月17日,姜昆语出惊人,指出中国曲艺早已不是“不景气”三字可以形容,而是“岌岌可危”、“行将灭亡”!而我们还在品咂“奇志大兵”、偶尔还在电视上“韵味”彭延昆的长沙评弹呢,丝毫感觉不到这“岌岌可危”的严酷命运。

姜昆更是指出曲艺界受到的尊重不够,然后再度发出惊人之语——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在节目包装宣传上,有“违背曲艺规律,以讹传讹、误人子弟”之处。

传统曲艺面临的问题,远不是我们表面看上去那么一回事。而我们的媒体、公众该给予曲艺怎样的尊重和理解,也并非一个新出现的问题。

■“回头无人”的困境

长沙弹词老艺人彭延昆近年灌录了不少弹词音像制品。他只说:“将来不要让科学家来考我们的古就行。”

骆玉笙、郭全宝、马三立等几位曲艺界泰斗相继离去,马季不再说相声,冯巩的新电影又出来了,众多相声作者都靠写影视剧本挣钱养家去了,牛群早当了官,说是在群众中仍可以找到作品题材灵感。而观众们只能等待,等待中也在遗忘。

姜昆也是官了,而且是曲艺界的官。6月17日,在第三届安徽曲艺节一场名为“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开幕论坛上,以中国曲协党组书记身份出席的姜昆还未曾开口谈“传承和发展”,就先坦言他在担任领导职务后进行的三个月基层调查,结果让他倍感沉重。

“去年我在山西看到的潞安大鼓,据说目前只有28人会唱,其中21位是盲人,最年轻的两个人今年也分别是43和44岁了。”他说,中国曲艺现状已不是用“不景气”足以形容,而是“岌岌可危,甚至行将消亡”!

去年底,马季在飞机上看到镜中衰老的自己,下了飞机正好是他对媒体宣布自己的最后一次演出。心中忧虑的他表示,现今“相声后继乏人,关键是没有师资、没有教材”。自己筹办的两年制大专曲艺班,当时刚有第一批学生毕业,“毕业了也同时失业”,七旬老人言语间流露出的是无奈。

小伙子曹曙光4年前拜姜昆为师,不过说起他是《一家老小向前冲》的剧本作者,显然更容易让湖南人有“相识”之感。目前全国还在坚守的相声作者掰指头数不到10个人,大部分都转向了影视剧剧本写作。

■其他传统曲艺不会比相声有更好的形势。

不论是苏州,还是北京,一些正慢慢恢复的老曲艺演出地聚集的评弹迷、书迷八九成都是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书馆的票价只能定得很低,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年轻演员现在没有勇气选择评弹为终生职业。

2004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三套综艺频道改版,取消了有14年历史的评书栏目《空中书场》,而这个节目原本也只占20分钟。据《三联生活周刊》去年底关于评书后继无人现状的封面报道,如今中国最年轻的评书演员孙一年纪已过四十,他说:“我回头一看,怎么没人了?” 、

原建邦激动地反驳道,“难道电视观众群不是比小剧场里更广泛的民间百姓吗?现在哪个著名的相声小品演员不是靠电视出来?如今谁又做得到回归剧场不上电视呢?”

6月21日,南方某报称,姜昆在安徽曲艺节论坛上的发言“炮轰央视《曲苑杂坛》”,毫不客气地称该节目“不伦不类,误人子弟”,并说“央视作为指导性的媒体怎么能这样做?所以我说不怕没文化,最怕的是这种没文化的文化”。

姜昆见到南方某报报道后马上接受了另一家媒体采访,澄清此事乃记者的曲解,甚至是无中生有,实际当天自己所谈论的仅是《曲苑杂坛》节目的片头曲中的问题。

然而可想而知,网络上关于“炮轰”的新闻远比“澄清”的新闻转载率更高。何况“电视+曲艺”形式所引起各方褒贬不一的讨论,一向就是大家口水的靶心之一,如“春晚”里的相声、小品质量“一年不如一年”的争论;如一观众看到《曲苑杂坛》推出曲艺“新星”绝活不是别的,居然是嘶鸣震天地学驴叫,他感受到的不是“笑的艺术”,而是为“死掉的艺术”心酸刺痛;比如姜昆历年来都宣扬曲艺演员不能眼睛盯着电视台、盯着电视“晚会”,提倡走“回归剧场”的道路才能活起来。

资深相声创作者原建邦从1992年起在《曲苑杂坛》节目组工作了4年左右,是专为节目出谋划策的作者群中的一员,那也正是《洛桑学艺》、《聪明的剧务》、《新疆妹买买提》等系列曲艺节目收视长红的时候。原建邦见证了一个电视曲艺栏目在最受观众欢迎的那几年里是如何熬夜不断切磋、不断琢磨、不断推翻的创作过程。而对于目前许多观众对曲艺节目不满,他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曲艺创作自身的问题。

  ■让曲艺从电视回归剧场?

原建邦并不赞同曲艺发展的出路就是要“回归剧场”、“回归茶馆”。他激动地反驳道,“难道电视观众群不是比小剧场里更广泛的民间百姓吗?现在哪个著名的相声小品演员不是靠电视出来的?如今谁又做得到回归剧场不上电视呢?”他还提到,湖南电视对本土相声等曲艺的帮助,在全国都是突出的。

如今在电视上说相声火了的奇志、大兵,又在电视上演室内情景喜剧、做节目主持人,目前大兵还在和他的创作班底一同“秘密”策划着将传统曲艺表演和观众参与情景剧相结合的电视栏目。大兵认为,但凡一门有活力的艺术,就肯定要能适应大众最乐于接受的、最流行的传播方式,否则只能说明它没有足够生命力。

  ■曲艺也可以“太酷了”

大兵自豪地说:“湖南相声也没有做过什么理论创新、突破,就是先勇于做出了实践的创新。说什么、争什么不重要,扎实创作观众喜欢的作品最重要。”

大兵不惜用“物竞天择”来形容传统曲艺面临市场的命运。因为曲艺的兴起是适时代而生,当不适应时代的时候某些曲艺形式理所当然就会灭亡,包括相声。大兵收起了他的招牌笑脸,说:“如果不适应的东西死了,这是好事,因为这说明有了更适合更优秀的艺术形式来替代它。”然后他更加重语气:“但整体的喜剧艺术永远不会消亡。”

这一点大兵倒是和姜昆的“大曲艺思想”不谋而合。姜昆透露说,小品从相声发展起来,相声里的“包袱”“段子”也被越来越多借鉴到短信、影视剧等里面了,小品演员赵本山、黄宏、巩汉林等都是曲艺出身,刘欢、朱军、张国立以前都是相声演员,傅彪是说山东快板的,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提倡“大曲艺”思想,曲艺和其他艺术形式都是可以相互借鉴、发展的。

的确,在“整体喜剧艺术不灭”论和“大曲艺”思想这样开阔的心态下,大胆创作“新的作品、新的面孔、新的表演形式”也就不必在门户之界、伦类之争上浪费时间了。

不说别的,就拿湖南来说,“湖南相声也没有做过什么理论创新、突破,就是先勇于做出了实践的创新。说什么、争什么不重要,扎实创作观众喜欢的作品最重要”(大兵语)。

青年评书演员孙一也是一个关注评书改革的人,现在他已注册了一个品牌“评书快餐”。他说:“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100多回,别人半天没听明白是啥玩意儿。所以我现在10回左右就一部,现在录了20部了。比如《十大军阀演义》、《二战十大经典战役》。”他还在内容和手法上加入了很“先锋”的改革。如在《和珅传》中他的说词是:“嘉庆打开了和珅的仓库,当时就傻了,‘我靠,老和啊,你也太酷了’。”甚至,他尝试把演唱、相声、小品中的幽默手法移植到评书之中等等。

在勇于创新之外,原建邦同样强调了理解和尊重。与电视媒体合作多年的原建邦呼吁,电视曲艺栏目工作者和曲艺工作者应加深相互理解,在题材创作、表演时间上都要以尊重艺术为前提。他解释道,电视艺术注重快餐节奏,而比如传统相声还讲究个“三翻四抖”,即“包袱”笑料要抖得响必要个铺垫。如果有的导演不理解,硬只给演员两三分钟还要出“包袱”,这当然就保证不了节目质量。

“偏偏难得有一个曲艺演员会因为导演给的时间不够,或者拍电视时间太赶而自己节目还没排练成熟,就拒绝上电视节目的……”某些曲艺演员在作品质量和上电视机会之间的抉择,让原建邦心痛。 (编辑 刘小娟)



原作者: 刘小娟
来 源: 潇湘晨报
共有3402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上条新闻:第五届中国曲艺节东北三省分会场设在铁岭市
下条新闻:央视《曲苑杂坛》怒斥姜昆:喝了奶还骂娘!

新闻搜索:

□- 热门新闻 □- 相关新闻
1. “刘老根”入驻大舞台 二人转火爆老中... [143569]
2. 赵本山女儿首次登台照片曝光(图) [76183]
3. 冯巩 [58454]
4. 刘兰芳 [54171]
5. 本山小品欢乐台词大放送 [53469]
6. 姜昆 [52142]
7. 黄宏 [43607]
赵本山:今年将在全国组织二人转百场巡演
[特稿]本山家门口卖乖 民间艺术“转”遍全国
谭学晖:为二人转“把脉开方”
【专题】“天津小孩”郭德纲:大学生说相声抢科班的饭碗
赵本山是相当的“精英”
“二人转”咋就不能表现正面人物?
单田芳要说《二战演义》

  关于我们 本山在线 鸣谢朋友 联系我们 欢迎合作 在线邮局  
 

本山传媒:024-89593499;大舞台:024-24845532;艺术学院:024-62602985;技术支持:0410-2828950;传真:0410-2657633

 
 
  Copyright © 2000 - 2007 ZB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支持:中国曲协 本山传媒 版权:本山在线 辽ICP证 020133号 2002-2007 辽ICP备05009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