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相声“内幕”
http://www.zbs.cn 2007-3-15 施喆等
《姜昆:相声“内幕”》 演播室: 今天《1/7》人物是著名的相声演员姜昆。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姜昆来说是很不平静的一年,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的掌门人,姜昆置身于相声圈的种种纷争之中,由于郭德纲的横空出世,引发了人们对于相声的热烈议论;06年底姜昆的老师马季突然去世,更引发了人们对相声后继无人的种种担忧。那么,对于相声界的种种“内幕”,姜昆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正文: (字幕:2007年2月15日 广州) (实况:姜昆走进后台,众演员纷纷和他打招呼、握手) 见到姜昆,是2007年广东省一台文艺晚会的演出后台,姜昆一出现,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这天是大年二十八,姜昆没有参加央视春晚的彩排,春节这一天,他也没有出现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 姜昆:太忙了,因为是春节期间我们活动太多了,而且我负责的事情也比较多。我要想开会的话,就不能参加排练,他要是让我去排练的话,那我就不能开会。开会那边不允许我请假,排练那边也不允许我请假。 记者:你怎么选择呢?这两个。 姜昆:你就取舍吧。那你还得开会呀,对不对。这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啊,那个春节晚会成业余的了。 在到广州之前,姜昆刚刚结束上海之行。他目前担任着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的职务,从2004年12月开始,姜昆开始全面管理中国曲协的工作。 (姜昆发言实况若干) 和以往频频活跃在舞台上比较起来,中国曲艺界掌门人这个角色让他考虑最多的又是什么呢?记者的采访还是从他的老本行相声的现状开始。 记者:关于相声的这种情况,就是走下坡路的这种说法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姜昆:对,我是认为相声比我们过去来讲,这社会地位确实是不同了。我们过去相声就是一枝独秀。跟小品平分秋色也好,一枝独秀的时候,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 相声界内外对相声现状的担忧因为一个人的离去而被急剧放大了。2006年12月20日,73岁的马季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 (追悼会短实况) 这是马季的追悼会,万余名群众自发前来送行。虽然晚年的马季不再活跃于表演舞台,也没有更多的代表作品问世,但他的去世,依然令人们深切地感受到,相声失去了一位标志性人物。 姜昆:你们可以看到,马季老师走了,我可以说,任何一个演员没有马老师的如此辉煌。除了,解放初期我们的小蘑菇(相声演员常宝堃),十万人送行以外。没有第二个,我仔细地浏览了。有马季老师这样辉煌的吗?没有啊。 马季可以说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相声明星,在他之前有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大师级人物,但马季之后呢?人们在惋惜之余,都关注着相声界何时能够出现新的领军人物。 姜昆在追悼会哭实况: 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弘扬相声,马先生走好…… 记者:马季老师走了之后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在整个相声界也就是群龙无首了。 姜昆:我们不谈这个,我觉得这都是一些很无聊的人,或者是比较浅薄的人,去关心。你们怎么不去关心关心相声的创作问题。关心什么群龙无首,有首无首,它是客观形成的/人们心目当中的马季、侯宝林(的地位),这是历史形成的。你说你随便树立,这个人是首,那个人是首,你这里里程碑,他这里里程碑,里程碑多了就成了马路牙子了。 马季之后谁是相声界的领军人物这一话题还未平息,这时候几篇采访侯跃文的文章又激起了新的波澜。侯跃文列出了判断相声大师的五条标准,迅速引来了侯跃文质疑马季大师地位的种种猜测,关于相声界内部纷争的议论也层出不穷。 姜昆:我就给侯跃文发了一个信息。我说,跃文,有人说你说马季不是相声大师,我现在还没有看到你说话的情况,但是我已经否决了,否定了这个消息,我认为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记者:他怎么回答? 姜昆:他说你了解我 记者: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给外界人的一个印象就是相声圈里头,互相门派这种争斗还是比较激烈的 姜昆: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记者:像这次马季老师去世之后,出现了种种的说法,包括您刚才说到的,就是侯跃文说马季老师不是大师。经常会有这样的消息出来。 姜昆:那是他们编的。我觉得现在就是外面人特别希望我们能打起来,希望我们,什么群龙无首了,什么大师的时代已经逝去了,什么相声的时代,马季走已经终结了。特别高兴在旁边看着,希望相声怎么样,我觉得我们现在相声界,很团结,不像外面说的那样 按姜昆的说法,所谓相声界存在内部矛盾的种种传言,源于相声这门在天桥、庙会发展起来的独特经历,源于今天人们对相声的真正历史,乃至大师们缺乏真正的了解。 侯宝林的侯派,马三立的马派,常连安的常派,是相声界目前的几大主流。在这背后,是相声界赖以传承的师徒关系和门派分立。 从一百多年前相声诞生开始,每一代的相声演员要学相声先得拜师,才能获得圈内的认可。在这张相声界师徒传承的谱系图上可以看到,人们熟悉的马三立是第五代,而侯宝林是第六代,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师徒关系,而与侯宝林一脉相传的则是马季、姜昆等。 (字幕: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实况:侯宝林在春晚上介绍马季和姜昆) 这是我徒弟马季,这是我徒弟的徒弟…… 从这张复杂而讲究的谱系图,可以看出相声界的传承脉络,而相声在一百多年的继承过程中,又有着独特的习惯和行业规矩。 姜昆:这种传承就有很多很庸俗的东西。比如说,见了面,说的都是满嘴的,我们叫它(掉抗)全都是江湖的那些,我们相声演员有我们自己的一套话,这一套话,就是我们两个人说话你听不懂的,这种从我们的师爷,就是侯宝林那儿,马季那儿,我们都不讲,包括我在内,我们都不讲这些话,但是有些人就是以这个为荣,用这个来证明自己是相声界的人。我们马季老师对这个事是深恶痛绝。他一见到那个,哎哟,师叔,我们这儿给您磕头了,我们怎么、怎么着,你是我们的这个,他是非常地厌倦。所以他说我不愿和有些相声人为伍,这是他说过的。 姜昆说,从侯宝林到马季都看不惯相声界的一些旧习。但另一方面,这种师徒传承对不同的艺术风格的继承、对相声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外界也有各派不和的揣测。姜昆说,这真是外界的一大误解,流派与门派有着本质的不同, 记者: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说,目前相声的这种传承是靠师徒这种传承。那造成门派之间你们是互相不交流的。对相声的影响是很大的。 姜昆:没有,这个是不了解的人说的话。我们相声界互相的这种,比如像大兵,大兵是李金斗的徒弟,跟他一起合作的赵卫国是我的徒弟。他们两一起合作得非常好,那么你说我和李金斗我们算什么门派的。我就是不从说起/这里面有什么门派吗,我不知道说这些的人,他们可不可以给我举出来,到底有什么门,有什么派,我是觉得没有。 姜昆和李金斗是平辈,在相声谱系里排第八代,而他们各自的徒弟也都当上了师父,相声的这张图谱已经排到了第十一代,可以说是人丁兴旺。但是对观众们来说,无论相声界里的门派之争是真是假,师父徒弟是多是少,最重要的是谁能够带给他们笑声、欢乐和思考。 (实况:郭德纲《口吐莲花》喷水段落) 2006年初,一个“非著名相声演员”成了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他不是在电视上,而是在茶馆里说相声;观众一早排长队买票看他的演出,这个人曾经在相声界排不上号,出名以前和北京的相声圈也没有任何师承关系。他就是郭德纲。 记者:他(郭德纲)对整个相声界有作用吗? 姜昆:当然了,他至少把我们的相声这两个字弄火了。大家现在你看看相声如此受人关心,郭德纲功不可没,我们相声要不然的话,老说走入低谷,现在出来一个,而且惹得大家你说有不服气的,不服气的你们上,竞争啊,把我们的水也给搅活了。 虽然郭德纲没有显赫的传承背景,但是他最重要的特点,恰恰就是坚持传统:十年来,他坚持在茶馆、剧场里演出,说的是经过改造的传统段子。有人评论,是郭德纲把相声带回了最原本的模样。而郭德纲的种种做法让自己成了圈内的一大另类。而相声,也遇到了究竟怎样才能发展下去的问题。 记者:现在特别明显,郭德纲他是一个草根,一个人,就是你说的弱势,他很火,但是整个这么大一个圈,相声界这么大一个圈,这些人一直在走一个下坡路。 姜昆:实际上他这个弱势我觉得也是有一部分炒作,他很强,你看他谁都敢说,你看相声界没有人说郭德纲的,有说郭德纲不好的吗?我表示支持郭德纲,侯跃文收他当徒弟,常宝华演德云社万岁。除非不容他,就是他跟他师傅打官司,但是他就可以在相声里讲,相声界不容我,他就可以把相声界都说了,谁弱谁强其实一看就可知。 (非常道资料:郭德纲骂相声界) 说我的都是相声界的,恨不得杀了 郭德纲火了之后,和整个相声界的恩怨纠葛迅速曝光,先是和老朋友兼同行打起口水仗,之后是被启蒙师父告上了法庭。郭德纲说相声界容不了他,而不少相声演员则提出了相声表演要反对庸俗、低俗、媚俗,矛头直指郭德纲。 姜昆:那么我也要求相声界不要讲话。 记者:你要求?你要求? 姜昆:对,我也要求,有人说不行,我们谁说的,大家都不要说话,我们要借势造势。郭德纲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们也跟郭德纲讲过,不要走向自己的反面,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老拿"三俗"(庸俗、低俗、媚俗)开玩笑,你三俗啦我三俗了,有什么意思,像小孩子一样,还有不要老打官司,骂这个骂那个,有什么好打的,我希望他们在正路上一路飙升才好 从在茶馆里说传统相声到炮轰相声界,2006年,33岁的郭德纲搅动了整个相声圈,也被许多相声爱好者寄予了厚望。面对郭德纲,让人不由得想起姜昆的成名之路。1976年姜昆拜马季为师,边学边演,不久就凭着一出讽刺文革时期极“左”风气的《如此照相》,闻名全国。那时,姜昆还不到30岁。 (《如此照相》片段) 早早成名的姜昆很快就成为相声界的中坚力量,在舞台上活跃了三十年以后,他却有着后继无人的忧虑。 姜昆:现在新生代又出来比较慢,我就有时候就想,像我不应该在舞台上再这么折腾了。我27岁的时候,就说如此照相,全国都轰动了。现在我的脑子里头,我们再找全国的27岁,能够说在全国,不用说红,有一点影响的,没有。 和30年前姜昆成名时相比,如今的相声已经不再有一个作品红遍大江南北的盛况,有人批评相声的作秀成分越来越浓,语言魅力却日渐衰退,有人着急以前的幽默讽刺,现在变成了轻薄贫嘴。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些都让姜昆忧心忡忡。 姜昆:急功近利,编,今天编完明天说,明天编完后天说,反复锻打,切磋时间,磨炼自己作品的时间就没有了 记者:出路在什么地方? 姜昆:一个作品,一个是人,现在必须要从人和作品做起 //你只有自己去努力,踏踏实实做,而且这个做,不能够是急功近利,说我今天努力,明天就出来一个新作品,后天就名扬全国,大后天就名扬海外。这种急功近利的办法不行。 身为中国曲艺家协会掌门人的姜昆,面对圈内外的种种纷争、各种所谓的“内幕”,正在努力地改变一些东西。他已经不单单是人们印象当中的那个相声演员,但是追求的仍旧是相声的笑声。 该轮到姜昆上场了,在这狭小的通道里,姜昆不断地接受着人们的致意。在他身后的2006年,相声界出了个郭德纲,而他的老师马季则永远地离开了。在这样一个大师远去的年代,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实况进声音:接下来,有请相声名家姜昆……) 责编:施喆 出镜记者:任静 编导:童筱华 摄像:蒋金轮 录音:王伟城后期:王岑峰
原作者:
施喆等
来 源:
施喆等
共有5616位读者阅读过此文
【告诉好友】
上条新闻:刘兰芳呼吁:保护"评书"遗产 拯救古老民间艺术
下条新闻:赵本山回家了 并接到香港电影金像奖邀请
|